33言情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657章 批示的奥妙

工部胡尚书早就想致仕了,只是朝廷一直没有合适人选接任,天子心目中的接班人秦侍郎资历还不够,所以他才一直拖着当这个尚书。因而他心里根本不想惹麻烦,今日天子给了“批示”,他也就顺手接下了。至于其中门道,想归想但不愿公然顶撞天子。

之所以让群臣诧异,同时叫拿着“批示”的胡尚书暗暗犹疑,实在是因为在报纸上批示并下发这种事太史无前例。

在国朝按照规矩,百官佐理诸事,天子垂拱而治,百官与天子之间的政务联系方式是奏章与批答,内阁与司礼监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为这个程序背书的。这样才是一整套被文官视为“合法”的程序。

天子对奏章的处理叫做批答,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到,其中有一个答字,其实是很被动的。没有进奏,就没有回答,也就是说,先有官吏军民上书,后面才有天子批答,正所谓垂拱而治也。

另一方面,天子随意就政务下发诏令给外朝叫中旨,被视为乱命,要遭到文臣抵制的。至于胳膊能不能扭过大腿,那就看双方的本事了,有时能扭过有时不能扭过。

当然现实里确实也有天子主动用手诏宣示圣意,但前提是手诏要先发到内阁,由内阁签署并重新草诏后,再次以奏疏形式上奏给天子,然后批答了才算生效与合法。

这些奏疏程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天子的话语权。比如有些事情,假如能做到全体文臣都装聋作哑、视而不见,那么天子即便使尽浑身解数,只怕也难以发出一道合乎自己心意的圣旨。

为什么在国朝,司礼监、厂、卫这些法外势力饱受诟病却能经久不衰?那是因为历代天子需要这样的左膀右臂来实现自己的意志,不然在制度内和舆论上要受到很大约束。

现在天子给工部尚书胡大人的这个东西,既不是普通的圣谕批答,也不同于一般手诏,听天子自己起了个名字叫做“批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就成了让胡尚书发愁的事情。

老尚书忽然想到天子方才说过的一句话,立刻心头雪亮了。记起天子说了“要正确对待舆论”,这话很耳熟,仔细想去却是昨天李佑反复强调的!

当即他可以断定,“批示”这种坑人得东西一定也是李佑的主意,也只有李佑才想得出这种另辟蹊径的主意!

胡老尚书没有猜错,这个主意确实源自于李佑,而李佑则源自于上辈子记忆。虽然以他的短浅见识,一直参不透“领导批示”四个字的原理,但他很清楚,这是很奥妙的法门,值得让天子学习的。

批示不同于批答,可以管用,也可以不管用;可以想让它管用,也可以不想它他管用;可以是合法的,也可以是不合法的。

而且该管用时,批示对象若没当回事,那就惨了;不该管用时,批示对象却真当回事了,那就更惨。

总而言之,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也。这种功法再配合有心人制造的“民意”、以及报纸这个平台,在标榜言路畅通不可侵犯的大明朝廷里,算是打破奏疏批答体系另造了一个舆论生态圈,太有利于天子反制群臣了。

只要在位的天子不是蠢货,都会欣然学之的。故而昨日归德长公主听到这个想法后,兴奋地用“天才”来称赞情夫。

胡尚书心里在考虑,别人心里也在琢磨。虽然似乎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代表着礼法程序,须知风起于青萍之末,故而群臣皆不敢疏忽。

从权力伦理角度而言,这“批示”来源于报纸民情,并非那发源自天子内心私欲的手诏,臣属想要抵制和反驳都很不合时宜,法理上也不充分。天子之下都是臣民,没有大臣敢公然说臣不是民,那是造反。如果将呈送在天子眼前的报纸当做另一种形式的上疏,也未尝不可。

事情若只是如此简单就好了,殿中大臣无不是久历宦海的人物,很多人深入考虑的其实是君臣权术博弈方面的问题。

这《明理报》明显是现有体制之外的事物,上面可以说自由得很,什么内容都有,连“艳妇裸尸横陈”这种东西都出现了。那天子拿着报纸做批示,打着民意的幌子,同样也自由得很。

报纸毕竟不是奏章,天子可以想批示就批示,不想批示就不想批示,看重的地方就批示,不关心的地方就无视。在这种局面下,而群臣若要随着天子的批示而动,那么岂不相当于天子在舆论和政务中重新掌握了很大的主导权?

对群臣而言,民意放在嘴上须得重视几分,其实可以不用太当回事,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但不能不把天子当回事。

有过地方官经历的朝臣如石祭酒这样的,此时突然想起一个词——裹挟民意。

在地方做过官的都清楚,常常会见到缙绅大户依仗本土势力来绑架民意要挟官府。而目前天子的这种打着听取民意旗号下发的批示,就十足十的像是裹挟民意的做派!

堂堂一国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裹挟民意给大臣下批示,听起来很好笑…众臣感觉这简直就是拿着鸡毛当令箭,一时间却想不到什么好法子应对。

单独是君上,可以围拢之,单独是民意,可以无视之,但君上加民意组合起来呢?只怕就不像以前那般好对付了。

其实群臣这点心思,说白了都是私心杂念,不好宣之于口,总不能公然跳出来说,天子你重视民意是不对的,你就是为了打压吾辈话语权。所以半晌过去,仍没有人主动出头,毕竟不是生死存亡之事。

“退朝!”正当衮衮诸公还在左思右想时,听见内监高声喝道,天子起身离开了殿中。

群臣退出文华殿,不免交头接耳议论今日“批示”之事。有人对胡尚书苦笑道:“大司空!这回你可头痛了。京师街道乃多年痼疾,绝非一夕之功,谁能一时半刻就办得满意。”

胡尚书叹道:“李佥宪误我!”

“是极,若非李佥宪办报,焉有今日之事。”旁人随口附和道。

喜欢奋斗在新明朝请大家收藏:(www.33yanq.com)奋斗在新明朝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33言情推荐阅读: 三国狼烟行重生之战神吕布一戟平三国楚汉争鼎东汉最后一个暴君五代十国往事亮剑:老子是丁伟亮剑:我震惊了李云龙大唐唯一的剑仙汉末之吕布再世我是三国一谋主乱唐不负大明不负卿从列兵开始的争霸之路大明武夫重生之老子是皇帝三国之杀敌爆装备大明新命记我为王带着系统回大唐东晋北府一丘八大唐:开局成了公主驸马文唐混在三国当军阀从我是特种兵开始逆袭抗战之兵魂传说幻之盛唐替天行盗重装军火商我非痴愚实乃纯良全武将时代醉唐烟云兴汉使命大汉霸主了不起的战略系统签到大唐:开局就造反我在大宋贩卖焦虑我的师长冯天魁神圣罗马帝国东汉末年枭雄志民国二十六年我来自未来末代驸马明朝伪君子大唐:我的丫鬟竟然是长孙皇后我是这样的作者重生周卫国从雪豹开始商业三国从潜伏开始迷踪谍影大明开荒团
33言情搜藏榜: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无敌妖孽兵王大唐:当年抱错孩子寒门枭士我是崇祯帝亮剑之开局一个团亮剑:我震惊了李云龙特种兵:从边防军开始!北宋投机者冠冕唐皇我在隋唐种田称王水浒任侠初唐求生大明天启六年唐朝病人开艘航母去抗日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热血三国之水龙吟三国之兴强汉汉世祖刘宋汉阙我在古代奔小康大明文魁大宋金手指重生之最强废帝相魏带着警花闯三国一品唐侯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三国女人缘宋厨子琴瑟在御之36计辛亥军阀尴尬,女仆机器人陪我穿越正统三国:开局曹冲监国南宋刑狱司承包大明幻之盛唐抗战之开局让少帅下跪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唐颂天下三国懒人奥古斯都之路我的民国生涯无际商皇北宋的无限旅程穿越民国:我抗战14年鼎宋天照国传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
33言情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我就是要做皇帝奋斗在新明朝曹魏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李想的北宋重生农门骄奉天承运江山如此多骄边戎抗日之精英特战队铁血骠骑吕氏皇朝血帅远征军之溃兵兄弟大周权相明末资本家宋起波斯湾超级大独裁者抗日之横扫天下极品皇帝三国之天下霸业杀手特种兵盗宋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大唐全才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抗日之兵王纵横大宋极品国师猎日神刀开国功贼大宋金手指带着警花闯三国辛亥军阀穿越之帝王传奇重生我是土匪军阀大宋私生子乱世小民霸宋西门庆唐雄抗战侦察兵汉皇系统混在明朝三国之我的老婆是武圣超级贤婿龙游大唐之贞元记事备中的伊达独眼龙新宋英烈野望之三河梦幻